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卷 诸山 附:沙岛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江宁府

    白山 《舆地纪胜》:在上元县东三十里。《建康志》:南连蒋山,北连摄山,西有水下注平陆。阶础碑石悉出此山。《宋书》:昇明中刘述与从弟秉同谋诛萧道成,事败走白山,被执。《陈书·韦载传》:天嘉元年去官,有田十余顷在江乘之白山,遂筑室而居。

    汤山 《寰宇记》:西接云穴山,有汤泉六穴出山下,汤涧绕其东南。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东六十里。

    云穴山 《舆地纪胜》:在上元县东八十五里,有洞甚幽邃。天欲雨则穴中出云,故名。《建康志》:周二十里,南有水流入石驴溪。

    东山旧名土山。晋太元中谢安于土山营墅,楼馆竹林甚盛。唐韩混筑石头城,自京口至土山皆修坞壁。《寰宇记》:土山在县东南三十里。《丹阳记》云:安旧隐会稽东山,筑此拟之,故名。上无岩石,下有湖水。《建康志》:在县东南二十里。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,有东山诗。《舆地志》:上元县有两东山,一在钟山乡,去县十五里,宋刘勐隐居之地。

    青龙山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东南三十五里,周二十里,前有蘼芜涧。《通志》:山趾石坚而色青,郡人多取为碑础。唐李白诗:“白鹭映春洲,青龙见朝暾。”指此。又祈泽山亦在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又东南十里有彭城山。

    方山在上元县东南,晋元帝时张闿自至方山迎贺循。宋元嘉末何尚之请致仕,退居方山。又隐逸传,周韶居湖熟之方山。《元和志》:在县东南七十里,秦凿金陵以断其势,方山是所凿之地也。《寰宇记》:在县东南五十里,四面等方孤绝。《舆地纪胜》:一名天印山。《建康志》:东南有水下注,流溉平陆。明初败元将陈野先于此,进至蒋山,遂克集庆。《通志》:葛仙翁所居,上有石龙池,下有葛公井,一名洗药池。秦淮水经其下。

    雁门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上元县东南六十里。《建康志》:周二十里,山势连亘类北地雁门,因名。东北有温泉能治冷疾。《通志》李白诗:“绿水向雁门,黄云蔽龙山。”即此。又大城山在县东七十里,西连雁门山,北连竹堂山。竹堂山在县东七十五里。

    石头山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西二里,北缘大江,南抵秦淮口,去台城九里,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。《南徐州记》曰:此山与卢龙、幕府诸山相连,迤逦达于京口。江乘浦出此,东入大江。又曰:石头西岭,下临大江,当崭绝之处有洞户。《真诰》云:此小有洞天之南门也,俗呼为龙洞口。又曰:石城之东有巨石,俗呼为塘冈,即王敦害周颧、戴渊处。《府志》:在上元县西四里,自江北而来,山皆无石,至此山始有石故名。明建都城,皆据冈陇之脊。《通志》:在府西石城门内,后有驻马坡,诸葛亮尝驻此以观形势,谓之石头虎踞是也。又相近有冶城山。

    清凉山《通志》:在府西六里清凉门内,旧有清凉台。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有清凉山诗。

    鸡鸣山本名鸡笼山。宋元嘉十五年征卢山处士雷次宗至建康,为开馆于鸡笼山,使聚徒教授。齐永明二年竟陵王子良镇西州,开西邸于鸡笼山,即此。《寰宇记》:西接落星冈,北临栖元塘,状如鸡笼。晋元帝等五陵皆在山之阳。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西北六、七里许,覆舟山之西,其北临元武湖上。宋时尝以黑龙见湖中,改名龙山。《府志》:明初于山巅筑台置仪表,名观象台,亦名钦天山。左右列十庙,缭以朱垣,东麓有凭虚阁,普济塔在阁后。又西为祗闶山,山顶有北极阁。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南巡,御书“旷观”二字,勒碑建亭。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有登鸡

    鸣山即事诗。二十二年题鸡鸣山凭虚阁诗。二十七年鸡鸣山诗。

    四望山《晋书》:咸和中苏峻据石头,温峤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。《寰宇记》:在上元县西北十五里,西临大江,南连石头,北接卢龙山。《县志》:吴大帝尝与葛元共登。《通志》:在府西北十五里定淮门外。

    马鞍山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西北十里,西临大江,东接石头山。又江宁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有马鞍山。

    卢龙山《寰宇记》:在上元县西北二十里,西临大江。《旧经》云:晋元帝初渡江,以其上连石头,开凿为固,故以卢龙为名。《建康志》:在县西北二十五里,旧与马鞍山相接。秦时凿山,至今沟内石骨连焉。《府志》:山首突出城堞,明太祖尝伏兵大破陈友谅于山下。又有金陵冈,在卢龙、马鞍二山之下,秦所凿以断王气者,相传即瘗金处。

    幕府山《宋书·礼志》:元嘉二十五年设武帐于幕府山。《南史》:敬帝末齐军逾钟山,将据北郊坛,陈霸先率麾下,出幕府山南大战,齐师大溃。《陈书》:祯明初幸幕府山校猎。《舆地纪胜》:晋元帝初过江,王导建幕府其上,因名。有虎跑泉,俗传即古宣武场也。《建康志》:在城西北二十里,周三十里,南接卢龙、石头。《府志》:山陇多石,居人于此煅石取灰,又名石灰山。明初陈友谅侵建康,太祖命常遇春伏兵于石灰山侧,即此。山有五峰:南曰北固峡,工中有石洞幽邃;中峰有虎跑泉;西北峰曰峡萝,亦名翠萝,上有达摩洞;又东南麓曰武帐冈,宋元嘉二十二年以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,饯之于武帐冈,即此。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,有幕府山诗。三十年、四十九年,俱有望幕府山百咏诗。

    大壮观山《陈书》:太建十一年,幸大壮观阅武。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北十八里,东接钟山,南临元武湖,北临蠡湖,西有水下注平陆,陈宣帝起大壮观于此。《府志》:山与直渎山接,旧有蠡湖。元时筑为塘以溉田,今废。

    直渎山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北三十五里,傍有直渎洞,东西有水流入大江。《通志》:在府北二十五里。

    观音山旧志:在上元县北三十里观音门外,北滨大江,西引幕府诸山,东通临沂、衡阳诸山。形如绣错,皆悬崖峭壁,共捍大江,真天设之险也。有观音阁、永济寺,有石临瞰江水,形如飞燕,曰燕子矶。《通志》:燕子矶,磴道盘曲而上,丹崖翠壁,凌江欲飞,绝顶有亭。清圣祖南巡屡幸此。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书“德水香林、江天净界、觉岸、气摄怒涛”扁额及对联,制观山诗、燕子矶诗、永济禅院花笑轩小憩诗。四十九年仁宗随行时,有燕子矶诗。

    钟山在上元县东北朝阳门外,诸葛亮曾使建业,谓孙权曰:“钟山龙蟠”。其后权避祖讳,改名蒋山。晋咸和三年,苏峻自横江济至蒋山。宋高祖初,周续之移病钟山。元嘉二十四年萧思话从帝登钟山北岭,中道有盘石清泉,上使于石上弹琴。齐永元元年崔慧景叛,遣千余人鱼贯缘蒋山,自西岩夜下,鼓叫临城中,台军惊溃。梁天监十一年:筑西静坛于钟山。太清二年侯景迫台城,邵陵王纶自京口入援,径指钟山,营于爱敬寺,景党大骇。陈祯明末,隋贺若弼趋建康,进据钟山,皆即此地。《隋书》志:江宁县有蒋山。《唐六典》:江南道名山之一。《元和志》:在县东北十八里,古金陵山也,县邑之名由是而立。吴大帝时蒋子文发神异于此,因改名曰蒋山。宋复名钟山。江表上已常游于此,为众山之杰。《寰宇记》:在县东北十五里,周六十一里,东连青龙、雁门等山,西临青溪,北连雉亭,南有钟浦水,流入秦淮。晋谢尚、齐周容、梁阮孝绪、刘孝标并隐居此山。《建康志》:高百五十八丈,其最秀者有屏风岭。东有八功德水,西有道光泉、采熙泉。其北高峰绝顶有一人泉,仅容一勺,挹之不竭,皆山之胜处。《道书》为第三十洞,名朱湖大生之天。《明道志》:有漆园、桐园、椶园,皆在钟山之阳,洪武中植以备用者。《府志》:嘉靖中诏改为神烈山,又名紫金山,以晋元帝未渡江时望气者云望之常有紫气也。又名圣游山,又名北山。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,有钟山诗。

    覆舟山一名龙舟山,又名元武山。《宋书·礼志》:晋成帝世立北郊于覆舟山南,太祖以其地为乐游苑。《陈书》:大建七年甘露频降乐游苑,诏立甘露亭。《元和志》:覆舟山在上元县东北十里,钟山西足也,形如覆舟,故名。《方舆胜览》:覆舟山东连钟山,北临元武湖。宋元嘉中尝改名元武。《建康志》:周三里,高三十一丈。东际清溪,北临真武湖。东麓为东陵,桓元使桓谦屯兵处。又东为白石坡,陶侃斩苏峻处。《通志》:在府东北太平门内,旧有甘露亭、瑶台、阆风亭、藏冰井。

    临沂山《建康志》: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,周三十里,东北接落星山,西临大江,西南有东晋侨置之临沂旧县城。又雉亭山亦在县东北四十里,与旧县相望,俗呼为骑亭山。石迈古迹编:齐武帝东游钟山,射雉故名。又东北五里有衡阳山,西北有水下湖。

    落星山《寰宇记》:在上元县东北三十五里,东接临沂,西接摄山,北临大江。《南徐州记》云:临沂县前有落星山,吴大帝时西江上置三层高楼。《吴都赋》云:飨戎旅于落星之楼。《建康志》:有落星墩,去城四十里。《县志》:在摄山北。

    摄山《齐书》:建元中明僧绍住江乘摄山。《寰宇记》:在上元县东北五十里,高百三十二丈,东连画石山,南接落星山。《舆地志》云:山多药草,可以摄生故名。《江乘记》云:山形方正,四面重岭似伞,又名伞山。《建康志》:在县东北四十五里,周四十里,西北有水注江乘浦,入摄湖中。有千佛岩、天开岩、中峰涧、自乳泉、品外泉诸胜。一名栖霞山。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,有游栖霞山诗,驻栖霞行宫作诗,游摄山栖霞寺,用尹继善、沈德潜倡和韵诗,回江宁驻栖霞山诗,登最高峰望江放歌诗、玉冠峰诗。玉冠峰旧名纱帽峰,因高宗用尹继善、沈德潜韵诗,得句云:“久闻摄山名,秀如玉而冠冠”即以易之。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,高宗复来巡。四十九年仁宗随行,有栖霞八景诗。

    云台山在江宁县东南六十里,有泉石之胜。

    铜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,周十九里,里人采铜于此,故名。

    聚宝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雨花台侧,上多细石如玛瑙,俗呼为聚宝山。《通志》:在府南聚宝门外,山麓曰梅冈,为郡人游览胜地。又戚家山亦在聚宝门外。郑文宝江南遗事:韩熙载尝居此山

    。《县志》:山绝顶平旷,为雨花台。清乾隆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,高宗南巡,有雨花台诗。

    梓桐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十五里。《通志》:下有谢氏诗楼及繙经台。《府志》:山北为石子冈。又紫岩山、翠屏山俱在府南十五里。

    岩山《宋书·符瑞志》:元嘉二十五年甘露降秣陵岩山。又大明四年甘露降秣陵龙山。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四十里,其山岩险因名,宋孝武改曰龙山。《府志》:在牛首山东北,有上公山在断石冈南,又东为大山、小山皆相连。

    夏侯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二十二里,梁夏侯禀居此,因名。

    湖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三十里,有湖久旱不竭。

    观子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三十里,东有水下注新林浦。《府志》:名观山。

    牛首山名牛头,在江宁县南。《宋书·礼志》:移南郊坛于秣陵牛头山西。《梁书》何允曰:世传晋室欲立阙,王丞相指牛头山曰:此即天阙也。陆倕石阙铭:假天阙于牛头。《元和志》:山在县南四十里,山有二峰,东西相对,名曰双阙。《建康志》:在县南三十里,周四十七里。《六朝记》云:自朱雀门沿御道四十里至山下,西峰中有石窟,不测深浅。又南有芙蓉峰,此有大石如卧鼓,中空,可容数十人,吴时呼为石鼓。宋建炎四年金乌珠趋建康,岳飞设伏于牛头山上,大破之。《府志》:自山椒起石磴数百级,杉、桧行列而上。有白龟池、虎跑泉,南有舍身台,台侧悬岩突出,曰兜率岩,其下为文殊洞。南为芙蓉峰,峰巅有雪楼。六合亦有牛头山。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,赐万法皆如扁额。二十七年制牛首山诗。

    祖堂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南四十五里,周四十里,东有水下注平陆。宋大明三年于山南建幽栖寺,因名幽栖山。唐贞观初改名祖堂。《府志》:谓之花岩山,在牛头南五里,其顶曰芙蓉峰,又有桃花洞、西风岭、石窟、献花岩、拱北峰。清乾隆二十二年,高宗南巡赐扁额,并制祖堂诗、献花岩诗。二十七年制祖堂诗,戏题献花岩诗。三十年制祖堂诗。

    吉山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五十里,周二十余里,宋将军吉翰葬此,故名。《建康志》:在县南四十五里。西临大江。

    阴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西南十二里,临大江。

    三山在江宁县西南,晋太康中王濬伐吴,自牛渚顺流鼓棹,径造三山。《元和志》。三山在县西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《舆地志》云:其山积石,滨于大江,有三峰南北相接。吴时为津济所。《府志》:上三山在江宁镇,名护国山。又六合县亦有三山。

    麻山在江宁县西南六十里江宁镇,自太平府境延亘而来,凡数百里。

    烈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江宁县西南七十里烈洲傍,临江中流。旧志:今舟行自采石东下,未至三山,江中有山即烈山也。有矶突出湍间,曰乱石矶。

    白都山《吴志》:孙峻杀诸葛恪,又追杀恪子竦于白都。《寰宇记》:白都山在江宁县西南八十里,西南面临大江。《舆地志》:昔白仲都隐居于此,故名。

    龙山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西南九十五里,接当涂县界。《府志》:又有龙口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江宁镇。

    慈姥山在江宁县西南,接当涂县界,积石临江,岸壁峻绝《舆地志》:山南有慈姥神庙。《寰宇记》:山上出竹,堪为箫管,故历代常给乐府,名为鼓吹山。

    天竺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江宁县西南百二十里,本名多墅山。唐上元中有天竺僧居此,因名。《建康志》:东南有水下注慈姥浦,其北连冈十里。

    凤台山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北一里,周回连三井冈,迤逦至死马涧。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,状如孔雀,文彩五色,音声谐和,众鸟群集,乃置凤凰里,起台于此山,号为凤台山。《府志》:凤凰冈近凤台门,南傍秦淮。《通志》:在府西南聚宝门内。

    虎耳山在句容县东三十里。《通志》:一名苦耳山。

    茅山在句容县东南。《梁书》:齐永明十年陶宏景辞禄,止于句曲山。恒曰:此山下是第八洞宫,名金坛华阳之天,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,来掌此山,故谓之茅山。又《真诰》云:句曲地肺,土良水清,谓之华阳洞天。又茅君杂记云:东西四十五里,南北二十里,洞五,东通王屋,西达峨嵋,南接罗浮,北连岱岳。《隋志》:句容县有茅山。《元和志》:在县东南六十里,本名句曲,以形似己字,句曲有所容,故邑号句容。《寰宇记》:山跨句容、金坛、延陵三县界。《舆地纪胜》:三茅峰在县东南四十五里,曰大茅、中茅、小茅。垒玉山在大茅峰东南,三山垒积,石与玉类。又龙尾山在大茅峰东。又积金峰在中茅峰侧,梁陶宏景所居。五云峰在小茅峰侧。《通志》:高三十里,周百五十里,有丹砂镇此,山泉皆赤色,饮之延年。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,书“第八洞天”四字。乾隆二十七年高宗南巡,制茅山正讹文。

    良常山在小茅山之北。《建康志》:秦始皇登句曲山北垂,叹曰: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,自今以往,良为常矣,乃改句曲北垂为良常之山。《道书》:为第三十二洞,名方会之天。又伏龙山在柳汧之间,与中峰相近,上产金。雷平山在伏龙之东,北有柳汧水,一名柳谷泉。又有衔珠山,在雷平山东。仙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茅山侧。

    四平山在句容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《真诰》云:大茅西南有四平山,俗曰方山。旧志:方山在大茅峰南,周八十五里,山顶平衍,故名。下有方台洞,接金坛县界。又有青龙山,在县东南七十里,接溧阳、金坛二县界。

    瓦屋山在句容县东南,接溧阳县界。《通志》:作石屋山。

    秦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南三里,有明月湾,通秦淮。相传谢安垂钓于此。

    绛岩山在句容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新唐志》:绛岩故赤山,天宝中更名。《寰宇记》:在绛岩湖侧,上有龙坑祠,一名丹山,郡名丹阳之义出于此。《建康志》:周二十四里,一名赭山,极险峻,山之巅颇垣夷。

    甲山在句容县西南五十里。

    射乌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西北五十里。有古取矾坑存。

    亭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北三十五里。《通志》:山高耸如介胄,又胄山东有葆山,北与华山接。

    花碌山《寰宇记》:在句容县西北五十里。县志:汤泉出此,一名汤山。

    华山《梁书》云:武帝东行过此,因问华山何如蒋山高?薛秦答云:华山高九里,似与蒋山等,泉水倍多也。《府志》:在县北六十里,亦曰花山。

    竹里山晋隆安初,王恭举兵京口,会稽王道子遣兵戍竹里。元兴三年刘裕讨桓元,自京口军于竹里。《元和志》:在句容县北六十里,途甚倾险,行者号为翻车岘。山间有长涧,高下深阻,说者云似洛阳金谷。《通志》:六朝时京口至建康,皆取道于此。

    戍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北六十里,北临大江,相传齐沈庆之尝戍守于此。

    铜冶山《元和志》:在句容县北六十五里,出铜、铅,历代采铸。《建康志》:谓之铜山。

    仑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,第四十二福地也。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于此山得道,记于绝顶石壁,下有伍达灵潭。其东相连者曰驹骊山。

    青山《建康志》:在句容县东北六十里,郁冈山西,北临大江。又郁冈山在小茅峰东北,俗呼为大横山。学道者多居于此,山下有泉。

    中山在溧水县东十里。《元和志》:在县东南十五里,出兔毫,为笔精妙。《寰宇记》:在县东南十里,又名独山,不与群山相连,前有水源,号为独水。

    东庐山《隋志》:溧水县有庐山。《寰宇记》:在县东二十里。山谦之《丹阳记》云:溧水县西八十里有庐山,与丹阳分岭,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。或云形似庐舍因名。《舆地纪胜》:谓之东庐山。《建康志》:山有水源三:一自西流入秦淮河;一自东北流入马沈港;一自东南流为吴漕河,入丹阳湖。

    浮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东三十七里,与句容茅山相接。旧志:上有朝阳洞,相传葛仙翁修道于此。

    芦塘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东南二十三里,梁大同二年尝采铜锡于此。

    鸾山在溧水县东南二十五里,顶有育德泉,味甘冽,中有蜥蜴,土人逢旱取水祷雨辄应。下有蛑塘,光澄如练。

    马占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。又回峰山在县东南四十里,上有龙池,下有龙泉,东有水注平陆。

    仙杏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溧水县东南四十里,绝顶有杏林及仙人迹。《建康志》:上有仙坛三所及丹井,一名仙坛山,下有清泉流入丹阳湖。

    赭山《建康志》:在县东南五十里,山形陡峻,中有石屋,可容数十人,上有池,四时不涸。顺治二年土贼王聘征啸聚其间,副将彭永琦擒斩之,相近有分界山,半入溧阳县界。

    东破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东南五十五里,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。又方山在县东南六十五里,上有青龙洞。

    芝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东南七十里,上有李子洞、燕洞,相去三百步,可容数千人。李洞有泉沸涌。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。有洞数十。《通志》:在县东南,接高淳及镇江府溧阳两县界。又荆山亦在县东南七十里,或曰即《隋志》溧水县之楚山也。

    杜城山在溧水县南十二里,周五十里,隋大业末,杜伏威尝屯兵于此,因名。又荆塘山,《建康志》:在县南十里。

    赣船山《寰宇记》:在溧水县南十二里,一名感泉山,有清丝洞,泉脉澄澈,四时不绝。旧志:有无想山,在县南十五里,山形环抱,与杜城诸山相连,中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址。山顶有泉,下注岩石间有瀑布,曰凤泉。

    小茅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南五里。《新志》:一名块山,又西南二里有璚山,俗名竹山,皆尝产玉。

    澳洞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南二十五里,内有祈雨潭。

    禀邱山《寰宇记》:石臼湖东临禀邱山。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南三十里,上有井泉,又有石羊山,在县西南三十七里。

    铜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南四十里,昔尝采铜于此,炉冶旧址犹存。

    腊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南六十里。又凤栖山,在县西南七十里,皆西并石臼湖。《府志》:山翠湖光,积云水烟岚之胜。

    雀垒山《寰宇记》:有军山、塔子、马头、雀垒四山,俱在石臼湖中。

    琛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西十五里,昔尝产玉,因名。石湖涧出此。

    横山《寰宇记》:石臼湖北枕横山。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东南百二十里,接太平州界。高二百丈,其山四方望之皆横,又名横望。有十五峰,正峰项有陶宏景丹井。春秋楚子重伐吴之所至也。旧志:在溧水县西三十里,周百里,跨上元县及安徽当涂县界,其在县境者曰白莲山、茅连山、乳山。《溧水县志》:乳山从横山西来,二峰耸峙,岩石蛲削,形如双乳,下有玉乳泉。又有独山在县西三十里,亦谓之东独山,以其在横山之东独起一山,故名。又六合县亦有横山。

    望湖山在溧水县西三十里,登其巅,望石臼湖中尽见,故名。

    赤虎山《建康志》:在溧水县北三十三里,又大人山。《通志》:在县北三十五里,一峰崛起,淮水绕其前,遥望蔚然深秀。

    金家山在江浦县东二十里浦子口城内,山壁立数百丈,眺望江南,诸峰如画。

    阴陵山在江浦县西南四十五里,又西南十里有四溃山,皆接安徽和州界。

    龙洞山在江浦县西二十五里,上有泉洞。

    福龙山在江浦县北十二里,孤峰插汉,映带长江,中多岩洞之胜。

    炅岩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扬子县西北七十里,山岭高峻,南北为偃月岩,前有凤凰台,左有鹿跑泉,又有白龙泉、玛瑙涧、斗港。《府志》:在六合县东十五里,岩峦层耸,四面如一。玛瑙涧雨后出石卵,所谓灵岩石也。《县志》:玛瑙涧五色文石,有云霞、草木、人物,鸟兽之状,甚至字画天然,一石数金,邑人以山为市。

    方山在六合县东三十里,接仪征县界,《舆地纪胜》:隋立方山府於此,有黄龙池。元魏尝置横山县。宋建炎中刘纲尝聚保此山。咸淳中施忠亦拒敌于此。

    横山《舆地纪胜》:在扬子县西三十里,与方山并峙。《府志》:在六合县东三十里,接仪征县界。

    瓜步山刘宋元嘉二十七年,魏主至六合,登瓜步,隔江望秣陵,才数十里,因凿山为盘道,于其上设毡殿。鲍照瓜步山揭文,瓜步山者,江中之砂小山,徒以因迥为高,据绝作雄,而凌清瞰远,擅奇含秀,亦居势使之然也。《寰宇记》:在六合县东南二十里,东临大江。《南兖州记》:南临江中,涛水自海注江,冲激六百里许,至此岸侧,其势稍东。

    赤岸山在六合县东南四十里。郭璞江赋:“鼓洪涛于赤岸”。《寰宇记》引《南兖州记》云: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,南临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:其山岩与江岸数里,土色皆赤。旧志:亦名红山。

    石帆山在六合县东南四十里,宋鲍照常过小帆山出佛洞,傍有石帆,因为之铭。《舆地纪胜》:谓之石帆堆,又曰出佛洞,在小帆山北。《寰宇记》:即小石山也。旧志:在瓜步山东,矗起江中,形若张帆,通体皆石,无草木,山之东即黄天荡。

    滁口山在六合县南十八里,临滁水。相对者为城子山,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

    晋王山在六合县南六十里。《通志》:旧有晋王城,相传即隋伐陈时晋王广所筑。

    桃叶山隋开皇九年伐陈,晋王广屯军于此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县南六十五里。《府志》:亦谓之晋王山。

    六合山在六合县西南,接江浦县界。《寰宇记》:六合县因六合山为名。隋开皇三年于此山置六合镇。《舆地纪胜》:即定山也,有寒山、狮子、石人、双鸡、芙蓉、妙高六峰相接,谓之六合山。又有虎跑、珍珠、白鼍三泉。《府志》:在六合县西南六十里,山有六峰,五峰在县境,惟狮子峰入江浦界中。旧志:狮子峰在江浦县东北二十五里,西南麓有卓锡泉,后有汤沟泉。

    龙山在六合县西北五十里,接安徽、来安县界,蜿蜒如龙,亦名东龙山,以其西有西龙山也。

    三山《舆地纪胜》:巴山、麝香山、盘石山为三山,并在竹镇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北六十五里,接安徽天长、来安二县界,竹镇港之水出焉,流入滁河。

    马头山在六合县东北三十五里,山势雄秀,泉石奇胜,上有龙洞,岁旱居民祷雨辄应。

    苻融山在六合县东北三十五里,相传苻融曾筑城于此,俗讹为芙蓉城,东畔有泉,溉田数百亩。

    蛾眉山在六合县东北四十里,绵秀如蛾眉,接扬州府仪征县界。

    冶山在六合县东北五十里,产铜、铁及磁石,相传吴王濞铸钱于此,坑冶之迹尚存。

    牛头山在六合县东北五十里,冶山之北,峰峦耸秀,高入云表,有泉西南流为冶浦河。

    大游山在高淳县东。《建康志》:上有石坛,相传孔子适楚尝经此。《府志》:在县东三十七里,又三里曰游子山,一名小游山,接溧水县界,又东五里有溧山。

    遮军山《建康志》:山北有水,下入固城湖。旧志:在高淳县东五十里固城湖滨,并峙者有画眉山。

    木城山在高淳县东六十里,四面皆山,平地特起一峰,崖石奇峻。昔红巾之乱,民避兵其上,树栅守之,故名。

    花山在高淳县东南四十里,山最高,上产白牡丹,故名。

    黄悦岭在江浦县西北十五里,明初凿通江淮东葛驿路,为南北孔道。又篠岭在县西北三十里。

    白土冈在上元县东,梁绍泰末,齐兵进及儿塘,周文育侯安都屯白土冈,旗鼓相望。陈祯明三年,隋将贺若弼进据钟山,屯白土冈之东南。《金陵记》:在城东十三里,南至淮,即钟山南麓。清顺治十六年破海寇于此。又有西陵亦在钟山南麓,即吴大帝葬处,亦曰孙陵。晋咸和三年卞壶与苏峻战于孙陵,败绩。齐武帝建商飚馆,以九日宴群臣于此,世又呼为九日台。

    三井冈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兰里。有三井,汲一井则二井俱动,故名。旧志:有土门冈在县南长千里,即宋杨邦义死节处,今其地有杨巷褒忠祠在焉。

    梅岭冈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九里。《舆地志》:晋豫章太守梅赜家于冈下,故名。

    石子冈吴志:建业南有长陵,名石子冈,葬者依焉。孙峻杀诸葛恪,投尸于此。《隋书》:韩擒虎自横江至新林,任忠迎降于石子冈。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十五里,周二十里。《舆地志》:宋大明中起观风亭于上,即新亭冈,古送行处。《府志》:今城南高座寺后,即石子冈之地。

    段石冈《寰宇记》:在江宁县南二十里。有大碣石,长二丈,折为三段,故名。碣即吴皇象书也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县南三十里,西接牛头山,有吴纪功德碑,孙皓所建,后移置学舍中。

    落星冈《南齐书》:陈显达平旦以千人登落星冈,梁王僧辩讨侯景于石头西,建营立栅至于落星墩。胡三省《通鉴注》:石头城西有横陇,谓之落星冈,亦名落星墩。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西南五十里,西临大江。《明一统志》:在县西南九里,一名落星墩。又按,此与上元县之落星山名同地异。

    胭脂冈在溧水县西十里,下即胭脂河。

    桃花冈在高淳县东南十五里,有九十九墩。又界牌墩在县东南七十里,接安徽建平县界。

    蜀冈在六合县东北三十里,南接仪征,北接江都,延亘数十里。

    华阳洞在句容县东南大茅峰下。《寰宇记》:去县四十里。《建康志》:华阳西南有二洞,西洞在崇寿观后,南洞在元符官东。其门有五,三显二隐。三茅二许俱得道于此。又玉柱洞在西洞之南,中有石乳,其大如柱,茅洞在太茅峰南,直下可行七、八里,能容三百人。

    谢公墩在上元县北,《六朝事迹》:在半山报安寺后,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。《县志》:城北二里有山亦名谢公墩,土色赤,俗呼为红土山。

    道士墩在江宁县南,齐末萧衍东下至新林,命邓元起据道士墩以逼台城。《县志》:旧在台城南五里。

    赤石矶在江宁县东南。《通志》:长河东来,有赤石枕中流,居人竞种石榴,每盛夏时缘堤灿若霞锦,为画舫欢游之所。

    蚵蚾矶《建康志》:在江宁县西南。后唐宋齐丘忌汪台符之才,使人诱之痛饮,推沈石城蚵蚾矶下。又有钢砂夹,在县西南七十里,张来有硐砂夹阻风诗。

    苏州府

    吾家山在府治西南隅,本邓尉山之支峰,居民以植梅为业。花时一望如雪,香风度十余里,前抚臣宋翠题“香雪海”三字镌于石。西北石梁为虎山桥,又有司徒庙,在青芝山北,古柏四株,雄奇蟠郁,盖千余年物。北有龟山,光福塔在焉。清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皆有香雪海歌,题吴山十六景,有邓尉香雪诗,并赐联一。

    横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十道志》:四面皆横,故名。《吴地记》:又名踞湖山,在县西南十六里。《续图经》:山镇国之西南,临湖控实,吴时要地,隋迁郡于横东,亦以此山为屏蔽。《吴郡志》。踞湖山以其背临大湖,若箕踞之势,故名。五代钱氏时于山下造荐福寺,今里人或名为荐福山。有五大坞,曰芳桂、飞泉、修竹、丹霞、白云,又名五坞山。

    姑苏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史记》:曰姑胥,或曰姑余,其实一也,有姑苏台。《姑苏志》:在横山西北,至今人称胥台山。

    支硎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吴地记》:晋支遁道林常隐于此,中有寺曰报恩,梁武帝置。《续图经》:报恩山,一名支硎山,在县西南二十五里,昔有报恩寺,故名。所谓南峰、东峰皆其山之别峰也。《吴郡志》:有放鹤亭,为遁放鹤处。又有白马涧,为遁饮马处。《府志》:有碧林泉、南池泉,或云平石为硎,山有平石,故支遁以支硎为号。《姑苏志》:在龙池山东北,东址有观音寺,故名观音山。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,制支硎山诗。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制依皇祖诗韵,游支硎山诗。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制支公庵放鹤亭诗等,赐扁额二,联一。

    黄山在吴县西南,隋大业九年刘元进等作乱,自毗陵退保黄山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南二十五里,诸峰高下相连,俗称笔格山。《姑苏志》:在茶磨山北四里,胥塘之北,西山之半。有二石洞,深可三、四丈,俗名虎洞。

    楞伽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姑苏志》:一名上方山,在吴山东北,傍有茶磨屿,以三面临水,故以屿名,俗称为磨盘山。清乾隆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有制游上方山楞伽诗,并赐扁额三,联二。

    尧峰山在吴县西南,宋苏舜钦诗“西南登尧峰”俗云尧所基即此。《县志》:横山西南为尧峰,于诸山中最高。

    岝山在吴县西南。《越绝书》:莋确山,禹游天下,引湖中柯山,置之鹤阜,更名莋确山。《水经注》:太湖东吴国西十八里,有莋岭山。《县志》:本在太湖中,禹治水移进近东。又西南有两小山,皆有石如卷笮,俗云,禹所用牵山也。太湖中有浅地,云是笮岭山蹠。自此以东,差深,言是牵山之沟。此山去太湖三十余里。《吴地记》:在县西十二里,吴王僚葬地。《续图经》:在县西南十五里,形如狮子,今以名山。《姑苏志》:狮子山北有何山,旧名鹤邑墟,故名鹤阜山。以何求、何点葬此,改今名。清乾隆二十七年、四十九年御制岝<img border="0" src="./146.JPG" width="13" height="14">山诗。

    胥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史记》:伍胥死,吴人怜之,为立祠江上,命曰胥山。张晏注:在太湖边。《水经注》引虞氏曰:松江北去吴国五十里,江侧有丞、胥二山,山各有庙,昔越使二大夫伐吴死之,故立庙山上,号曰丞、胥二王,上有坛石,长老云;胥神所治也。下有九折路,南出太湖。《寰宇记》:在吴县西四十里。《吴郡诸山录》云:太湖之东两山对崎,南曰胥山,北曰香山,中一水曰胥口水,东流入胥门胥塘。

    香山《寰宇记》:在吴县西南五十里,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,因名,故有采香泾。《吴郡志》:香山胥口相连,旁有溪名采香泾,今自灵岩山望之,水直如矢,故俗名箭泾。清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制灵岩杂咏,有采香泾诗,五叠沈德潜韵。

    穹霳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吴越春秋》:由钟穹窿者,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,去县二十里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姑苏志》:比阳山尤高,其顶方广百亩,山半有泉,名法雨,四时不绝,下有石堰可灌田。清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四十五年制吴山十六景,有穹窿仙观诗,又穹窿山望湖诗,并赐扁额一、联一。

    邓尉山在吴县西南七十里,一名袁墓山,又名万峰山。《明一统志》:一名元墓山,山峰四立,林木葱蒨,前一名屹立太湖中,若画屏然,上有万峰寺,楼阁晕飞,湖光掩映,亦湖中佳处,其阴名至理石。山势蜿蜒,前瞰太湖,对峙阳山,光福诸山夹拱,山虽北向,隆冬入山其气盎然。《府志》:汉邓尉隐此,故名。山多梅,花时如雪,香闻数十里。清康熙二十八年,圣祖幸万峰寺,制邓尉山诗。高宗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俱有御制游邓尉山诗。

    光福山在吴县西南。后唐乾宁二年,杨行密取苏州,钱镠遣顾全武破行密兵于乌墩光福即此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南七十里,或云龟山,上有光福寺。《姑苏志》:邓尉山在锦峰西南,光福里俗名光福山,西南与元墓、铜坑诸山联属。按《明一统志》,以元墓为邓尉,而《姑苏志》则以邓尉为光福,二说不同,盖二山冈垄东西相属也。清乾隆十六年题吴山十六景,有光福山桥诗。

    铜坑山在吴县西南。《吴地记》:县西十里有铜山,周迴六十里,有铜坎十余穴,深者二十余丈,浅者六、七丈。左思《吴都赋》所谓采山铸钱者也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南七十二里,一名铜井山,上有岩洞,其悬溜琮垮,汇而为池,清甘不竭,名曰铜泉。《姑苏志》:在邓尉山之西南,相传晋宋间,凿坑取沙土煎之,皆成铜,故名。

    西迹山在邓尉山西,最高大少景,然在湖滨潭西聚坞差胜,潭西一隅,色如铁,名铁山。

    伏龙山在吴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:在府城西三十六里,俗名小白阳山。左抱灵岩,右带穹窿,前瞰太湖,中俯平畴万顷,乔木古松,荫蔽成林。

    弹山在吴县西南,一名小鸡山。《吴郡志》:在震泽西,陆龟蒙采蕉处。又《笠泽丛书》:光福寺西五里,有小鸡山,土多石少,无大树木。《县志》:在西碛之左,其首在湖滨,身横亘六、七里,直接青芝,濒湖处有七十二峰阁,所处极胜。

    茶山在西迹之左,弹山之右,一名绣裘山。《县志》:状类土阜,而通体皆石,南去太湖不百步,浮六小峰,如翠螺摇曳水面,历历可数。

    蟠螭山在弹山之南,俗呼为南山,斗入湖中作蜿蜒状,以此得名。其阴多桃花,春时望之如锦步障。

    洞庭东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,一名胥母山。《越绝书》:阖闾旦食于纽山,暮游于胥母。《史记正义》。谓之莫厘山。《姑苏志》:莫厘山以在洞庭之东,称东洞庭山。周迴八十里,视西洞庭差小,而冈峦起伏,庐聚物产大略相同。《县志》:相传隋莫厘将军居此,故名。一名胥母,则谓子胥尝迎母于此也。其东麓曰武山,周十二里,本名虎山,吴王养虎处,后避唐讳改今名。清乾隆十六年,题吴山十六景,有莫厘缥缈诗。

    包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,所谓西洞庭山也,一作苞山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指苞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留”。注,洞庭即太湖也。郭璞江赋:“苞山洞庭,巴陵地道”。注,下有洞庭穴道,潜行通于巴陵。《吴地记》:去县百三十里,下有洞穴,潜行水底,无所不通,号为地脉,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。又引《洞庭山记》曰: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,秉烛昼夜而行,继七十日不穷而返。内石几上有素书三卷,持回上于阖闾,不识,请孔子辨之,孔子日。此夏禹之书,并神仙之事,言大道也。丈人姓毛名苌,号毛公,今洞庭有毛公宅,石室并坛存焉。《续图经》:震泽有七十二山,惟洞庭最巨,居民以桑、栀、甘、柚为常产,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,与长松茂木相差于岩壑间,望之若金翠,图绘可爱。《府志》:林屋洞一名左神幽虚之天,洞有三门,同会一穴,内以石门为隔,穴中有石室、银房、金庭、玉柱,最高者为缥缈峰。清乾隆十六年,制吴山十六景,有包山奇石诗。

    夫椒山在太湖中,即包山。《左传》:哀公元年吴伐越,败之夫椒。贾逵注:越地。杜预注:吴越西南太湖中椒山也。越语:败五湖则椒山可得。《史记正义》引《会稽记》云:勾践逆吴,战于五湖中,大败而退。今夫椒山在太湖中洞庭山西北。《水经注》:太湖中有苞山,春秋谓之夫椒山。《史记索隐》:夫椒二山不为一,又山在湖中,非战所。按夫椒即包山,诸家无异论,惟贺循始云在洞庭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则云太湖中别有夫椒山,又云在武进。《九域志》则止载常州,下云吴王败越于夫椒即此。《明一统志》:在无锡县太湖滨,一名湫山,自是人皆以夫椒为在常州界内矣。夫是役为吴人伐越,则宜战于越地,贾逵以夫椒为越地近是,而阙其地。杜预谓在太湖中,《索隐》已言其非,何得更迂折而西北入常州界也,诸书指说不同。今据范成大、卢熊、王鏊、杨循吉诸志,列于包山之后。

    禹期山在吴县西南,洞庭支岭也。《吴郡志》:在太湖中,旧说禹导吴江,以泄具区,会诸侯于此。《府志》:谓之禹祈山,又名禹迹山,在县西南八十里。又有庭山亦在县西南八十里。柱山在县西南八十五里。《洞庭记》所谓金庭、玉柱在此也。又西曰横山、曰阴山,晋阴长生炼丹处。

    鼋头山在吴县西南,亦洞庭支岭也。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,鼋头之山直上洞庭,连青天。《吴郡志》:一名鼋山,在洞庭西山之东麓,有石闯出如鼋首,一山皆青石,温润光莹,淅西碑石与压砌缘池皆取此。下曰崦里,有良田,皮日休诗“崦里何幽奇,膏腴二十顷,风吹稻花香,直过鼋山顶”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南百里,禹期东南三里,以形得名。山产青石,有天然、玲珑者,谓之花石,宋徽宗时采贡,故有花石纲。又一种色白而温润,堪为玩具,号为玉石。又胎斑者光泽可爱,可充砚石,不在端歙之次。又石公山,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可盘湾二里,山根有石,形如老翁独立水中,甚灵异。

    红鹤山 《舆地纪胜》:在吴县西南八十里。《府志》谓之鸿鹤山,在鼋山南二里,山西有神女祠,亦名圣姑山。

    龙头山在吴县西南÷百里。《府志》:一名龙山,一又名祈山,临水有石如龙。

    三山在吴县西南一百里。《水经注》:太湖中有三山,唐皎然诗“太湖三山口,吴王在时道”。《寰宇记》引吴兴山墟名云三山,在太湖中,白波天合,三点黛色,今属吴县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一百二十里,山有三峰,地相连接,上有吴妃太姥祠,甚灵。

    大雷山在吴县西南,杨泉五湖赋“大雷小雷,湍波相逐”。《续图经》:大雷、小雷二山相去十里。《府志》:大雷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小雷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。

    慈里山在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人烟极繁,地产佳李。

    狱山有二,并在吴县西南一百三十里。《吴郡志》:太湖中有东狱、西狱二山,吴王于此尝置男女二狱。

    寒山在府城西,本支硎山之支峰,明处士赵宦光隐此,筑小宛堂,后为僧舍,庭前老梅,相传宦光手植。芙蓉泉出其旁,西为寒泉亭、清浅池、千尺雪、飞鱼峡。东南为空谷、棕房、石壁、驰烟驿,有篆书刻石,宦光旧迹也。清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高宗南巡,屡驻于此,有寒山别墅、绿云楼、飞鱼峡、琳琅丛、芙蓉泉、对瀑、驰烟驿、澄怀堂、清晖楼、寒山千尺雪、听雪阁、寒泉亭诗,并赐扁十二、联四。四十九年仁宗随行,有寒山别墅诗、千尺雪诗,出阊门重游寒山千尺雪诗。

    天平山在吴县西。宋苏舜钦诗:“吴会括众山,戢戢不可数,其间号天平,突兀为之主。”《续图经》:在县西二十里,巍然特高,群峰拱揖,郡之镇也。《府志》:有卓笔峰、飞来峰、小大石屋,皆山中奇迹。山顶正平,有望湖台,即远公庵遗址。山半有亭,乃白云泉所出。《姑苏志》:在支硎南五里,群石林立,名万笏林。其东为鸡笼山,西为秦台山,南有羊肠岭,西南为赤山。洪武初杨基家其下,南址为白云寺,宋范仲淹祖墓在焉,旁即范氏义寻芏,后辟为园。清乾隆十六年赐额高义园,制吴山十六景,有万笏朝天诗。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皆有制游天平山诗、题高义园诗、高义园藏范仲淹书、伯夷颂叠韵诗、白云泉叠白居易韵诗。

    高景山天平支陇也,《越绝书》作高颈山,其西麓对华山,崖谷盘拱处曰金盆埠,宋魏了翁墓在焉。

    金山亦天平之支陇,《县志》:初名今坞山,晋宋间凿石得金,易今名。杨循吉杂志:山故多美石,蛲蛲高耸,皆碧绿色,或至十余丈,有壁立之势。

    灵岩山在吴县西,一名研石山。《越绝书》:吴人于研石山作馆娃宫,即其处也。《寰宇记》:在吴县西三十里,西有石鼓,亦名石鼓山。《续图经》:顶有三池,日月池、砚池、浣华池,盖吴时所凿也。下有石室,相传吴王囚范蠡之处。山相连属,登其巅俯瞰具区,洞庭烟涛浩渺,一目千里,而碧岩翠坞点缀于沧波之间。《姑苏志》:在天平山南。新志:昔吴王置离宫于此,有琴台、馆娃宫、西施洞、响屧廊、吴王井遗迹。其石壁峭拔者为佛日岩,平坦处有灵岩寺。清康熙二十八年,圣祖制灵岩山诗。乾隆十六年,高宗南巡,建行官于此。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制驻跸灵岩杂咏、五叠沈德潜韵诗、临湖榭咏古,并赐扁六、联九。

    华山在吴县西,一名天池山。《吴地记》:在县西三十里,蓊郁幽邃,晋太康中生千叶石莲华,因名。《续图经》:在县西六十里,于群山独秀,望之如屏,老子谓可以度难,盖岩穴深远,宜就隐也。《府志》:山石峭拔耸秀,岩壑与虎邱灵岩相埒。《县志》:山半有池在绝嗽,横浸山脉,逾数十丈,故又名天池山。上有石屋二间,四壁皆凿佛像。又有龟巢石、虎跑泉、苍玉洞、桃花洞、洗心泉诸胜。其南为鹿山,西为清流山,东南为龙池山。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制华山诗。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,高宗有制依圣祖诗韵诗,题吴山十六景,有华山鸟道天池石壁诗,并华山翠岩寺诗,并赐扁二、联二。

    玉遮山在吴县西。《姑苏志》:在阳山之南,横立如屏,今但呼为遮山。旧志:谓之查山,其南有案山、化山、苦竹山;其北有蜀山;东南有贞山;东有官山、马山、朝山;又东为雅宜山,本名雅儿,唐青州刺史张济女雅儿葬此;又东则五城山;又东则真如坞,与小白杨山相连。

    锦峰山在吴县西二十五里。《姑苏志》:在阳山西南,产石紫朱色而秀润,故名。

    阳山在长洲县西北,一名秦余杭山,一名万安山。《越绝书》:秦余杭山,越王栖吴夫差山也,近太湖。《姑苏志》:在县西北三十里,高八百五十余丈,逶迤二十余里,以其背阴面阳,故名。大峰十二,箭阙最高。《战国策》云:越王以散卒三千,擒夫差於千隧。今万安山有隧山,即其地也。《吴地记》:余杭山,又名四飞山,东北有白鹤山,以丁令威名,有白石如玉,甚光润,号曰石脂,亦曰白垩、白墡。《续图经》:亦名白墡山,有澄照寺、白莲院在其下。《府志》:在吴县西北三十里,与长洲县中分为界。

    卑犹山在长洲县西北,一名徐候山。《吴越春秋》:越王葬吴王於秦余杭山,卑犹即此山也。《吴地记》:在吴县西三十里,吴太宰嚭所葬。《府志》:余候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《姑苏志》:徐候山在阳山西北十里,亦名余杭。

    鸡笼山在长洲县西北。《吴地记》:在吴县西三十里。以形似名,晋司空陆玩葬此。掘地得石凤飞去,今凤凰墩是也。《舆地志》:凤凰山在县西北,盖即鸡笼也。

    白石山旧名白豸山,在长洲县西北。《越绝书》:故为胥女山,春申君初封吴,更名为白石,去县四十里。《府志》:在县西北三十里。《姑苏志》:在浒墅北,与诸山不相连。

    虎邱山一名海涌山,在元和县。《吴越春秋》:阖闾冢在阊门外虎邱,专诸鱼肠之剑在焉,千万人筑治之,取土临湖口,葬三日而白虎踞其土,故名虎邱。《南史》:何求及二弟点允并隐吴郡虎邱山,唐避讳曰武邱。《元和志》:武邱山在吴县西北八里,阖闾葬于此,秦始皇凿其珍异,莫知所在。孙权穿之,亦无所得。其凿处今成深涧。《吴地记》:秦始皇东巡至虎邱,求吴王宝剑,其虎当坟而踞,始皇以剑击之不及,误中于石,遗迹尚存,剑无复获,乃陷成池,古号剑池。旁有石可坐千人,号千人石。其山本晋司徒王珣与弟珉之别墅,咸和二年舍宅为东西二寺。《续图经》诸书皆以为阖闾所葬有金精之异,故名虎邱。然观其岩壑之势,出于天成,疑先有是邱,而阖闾因以葬也。千人石,俗传因生公讲法得名。《吴郡志》:泉石奇诡,应接不暇,其最胜者剑池、千人石、秦王试剑石、点头石、憨憨泉,皆山中之景。《府志》:宋绍兴中洛人尹焞避地山中,书堂在焉。《姑苏志》:“虎邱剑池”,唐颜真卿书;“生公讲堂”,李阳冰书,今并存。其下有真娘墓。新志:上有云严寺、梅花楼、小吴轩、可中亭、平远楼、仰苏楼、千顷云、小竹林诸胜。有清远道士题诗曰:“白云蓊欲归,青松忽消半”。颜真卿爱之,刻之石壁。清康熙四十二年赐扁额一。乾隆十六年、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,高宗制虎邱寺和东坡韵,再叠高启虎邱,次清远道士韵,虎邱杂咏诗,并赐书扁额四、联二。

    秦柱山《寰宇记》:在昆山县东南三十里,南带海,上有烽火楼基,相传吴时以望海寇。《吴录》:亦名秦望山,昔秦始皇尝登此望海,因名。《府志》:今千墩寺佛殿,有山高二丈者是。按图经,秦柱山在海盐县东南三十里,其山现在。《寰宇记》所引山水,多所舛误,卢熊乃执其说而傅会之,谬益甚矣。

    东山在昆山县东南车塘里,宋范良遂读书筑亭其上,号曰墨庄。

    马鞍山在新阳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;昆山县有马鞍山,形似马鞍,因名。《续图经》:孤峰特秀,极目湖海,百里无所蔽,上有慧聚寺,唐孟郊、张祐皆有诗。宋王安石有次韵作,皆刻于石。《吴郡志》:山中登临胜处,古上方为冠,月华阁、妙峰巷次之,又有留云、翠屏、翠茂、夕秀诸轩,及凌峰、翠微、垂云诸阁。淳熙中,火废山后掘地多得奇石,玲珑纤巧,好事者甚贵之,号昆山石。《府志》:始县以昆山得名,今山割隶华亭,而县名仍曰昆山,县治又在此山之阳,人遂指此为昆山矣。《姑苏志》:广袤三里,正统初知县罗永年植柏千章,名郎官柏。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驻昆山,有制登文笔峰诗。

    苑山在常熟县西。《越绝书》:虞山者巫咸所出也,去吴县百五里。《括地志》作海禺山。《吴地志》:常熟县二里有海虞山,仲雍、周章并葬东岭,上有二洞穴,穴侧有石坛,周六十丈,东二里有石室,太公吕望避纣之处。《寰宇记》:在县西六里,东西十八里,有数十石室。《吴都文粹》:县依山之阳,是为隅山,以濒海之隅也。又名虞山,以昔虞仲治此也,北行九里为破山,以龙斗冲破山腹为涧而名,又北行九里为顶山,又六、七里为小山,合而名之,或曰乌目山也。《吴郡志》:一名海巫山。《琴川志》:在县西北一里,高一百六十丈,周四十六里有奇。

    河阳山在常熟县西北四十五里,一名凤凰山,出药。对峙者为志山,一名鸷山。

    灵龟山在常熟县西北五十里,周二十一里,西南接常州府无锡县界,西北接常州府江阴县界,俗称三界山,亦曰顾山,又曰香山。

    常熟山在常熟县北。《琴川志》:在县北三十七里,本名铜官山,唐天宝六载改名。北有石家山。

    范山在常熟县北三十六里,梁范冀兄弟同居此,因名。

    福山在常熟县北六十里。《琴川志》:本名覆釜山,以形似名,唐天宝六载改名金凤山,梁乾化二年改今名。宋建炎三年韩世忠控守福山,以备金人海道之师。明初败张士诚于福山港。新志:北临大江,与通州之狼山相直。

    庞山在吴江县东南三里,其北即庞山湖。

    陆墓山在震泽县西北。《吴地记》:有梁门下侍郎陆云公墓,因名。《府志》:在吴江县西北二十里,接吴县界横山,三面环山,一面临湖。

    贺九岭在吴县西,一名贺家岭。《县志》:范山接连有三岭,一涅槃、一贺九、一鸡窠,过涅槃遂接支硎之南峰。《吴郡诸山录》:度贺家岭,大石如横案上立两石,俗云岭北有新妇石,此其箱箧也。

    拂水岩在常熟县虞山之南,岭上下临壑谷,水泉下注,如练,风拂掠之,则水倒飞,喷溅如雨。

    松 江 府

    昆山在娄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:华亭谷东二十里有昆山,陆逊父祖墓在焉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三里,长谷之东。机云兄弟皆有辞学。人以为玉出昆冈,故名。《府志》:山形圆秀而润,旁无附丽,望之如覆盎然,梁置昆山县在此山之北,后迁县治于马鞍山下,俗遂指马鞍为昆山,而以此为小昆山。按《唐志》,华亭分嘉兴县置。《元和志》云,分昆山、嘉兴、海盐三县地置。又于昆山县注云,在苏州东七十里,梁置,并未尝言迁治也,盖今华亭娄县之北及青浦之境,本皆昆山县地,故遥取以为名耳。《府志》:谓昆山旧治,在山北误。

    横云山在娄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:本名横山,唐天宝六载改名。顶有白龙洞,下通淀山湖。《府志》:在昆山东北山阳,以采石缺然成洼,又东为小横山,与横云接陇,而中介一水,其东北壁立数仞,人呼为小赤壁。

    机山在娄县西北。《府志》:在横云山后,南北相望,以晋陆机得名,下有平原村,亦以机为平原内史也。按《吴郡图经》:昆山之北有机、云两山,云山即横云也。

    干山在娄县西北机山东,相传干将曾铸剑于此,故名。又以山形似马,名天马山。上有浮图七级,登览者极江海之观。元杨维桢志:华亭地岸海,多平原大川,其山之联络于三泖者十有三,名于海内者九,其一曰干将者,九之甲也。

    许山在金山县东南海中,金山东去乍浦,金山、吴淞、三所,皆隔一潮。

    竹屿山在金山县东南七十八里。又达岸山,在竹屿东南二里相望。又有苏山,西北去县八十八里。

    洋山在金山县东南海中,一作羊山,周七十余里,四围环抱,中有水如大湖,凡十八岙,可容数百艘,惟北面一口可通。巅有一池,泉味独淡,海艘往来,取给于此。《海防考》:南自定海,北自吴淞,皆山,洋山为扼要。

    金山在金山县南海中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县东南九十里,北有寒穴泉。《府志》:去海一潮之涉。又有小金山亦在县东南海中。又有浮山在金山西。按杨维桢志云:淞之南有大金、小金,出没于云海之中,即指此二山也。

    查山在金山县张堰镇南,下临大海,东接华亭县界。新志:相传仙人查玉成曾炼丹于此,今有浴丹井。

    秦山在金山县张堰镇西。《府志》:俗传为秦望山,一曰秦驻山,相传始皇曾登此,故名。内有仙人洞甚深邃,又有坑产白垩,俗名白善山。

    柘山在金山县北柘湖中,湖已涸,山在平陆,生柘树,因名。

    茶山在上海县东南大海中。《海防考》:在上海县南跄巡司界,与浙江之海盐、定海海中诸山相联络,相近有陈钱山。

    陆宝山在青浦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华亭北二十里,本陆氏家山。《府志》:界凤凰、玉屏之间,向列九峰之一,后以取土,遂夷为平地。

    厍公山在青浦县东南,与陆宝隔溪相对,昔有厍公隐此,故名。

    兰笋山在青浦县南,旧名佘山,相传有佘氏居此,故名。新志:其高与干山等,东西二峰延数里,招提兰若隐现其中。望之秾郁深秀。明陈继儒、施绍萃隐此。土宜茶,有泉名洗心,甚清冽。产笋,香如兰。清康熙四十九年圣祖南巡,赐名兰笋。

    薛山在青浦县南,兰笋山东,中隔一水,下尝掘地得石。志日玉屏,又称玉屏山,下有罗池。《吴地记》:薛道约居此,故名。

    钟贾山在青浦县南。《府志》:在干山东,一水左限沈泾塘,与卢山对峙,相传以钟、贾二姓居此,故名。或以介九峰间,故又名中介山。

    卢山在青浦县南。《府志》:在沈泾塘,疑以卢姓得名,颓然一邱,参峙于干将、钟贾间,下有水一泓,清激如泉。

    神山在青浦县南。一名秀林山,又名细林山。梁简文帝神山铭序:本名秀林山。或称辰山,在华亭西北二十余里,僻在一方,虽非巨麓,而自古神仙往往托迹,实震旦之灵阜也。《舆地纪胜》:细林山,本名神山,唐天宝六载改名。《府志》:在卢山之南,中有仙椅峰、屯云峰、锦涛峰、碍云石、甘白泉诸胜。

    淀山在青浦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府志》:在机山西北,旧传在薛淀湖中,山形四出如鳌,上建浮图,下有龙洞,旁有一山曰箕山。

    凤凰山在青浦县东北。《府志》:在郡城之北。《吴郡图经》云:山之镇曰凤凰,以其据九峰之首,延颈舒翼,宛若凤翥,故名。东枕通波,西连玉屏,左有青壁高数十仞,势如削成。

    簳山在青浦县凤凰山北。元王逢游簳诗序:距华亭三十六里,土宜美箭,故名。一石斩然中断,俗传南有干山,此则干将试剑石。《府志》:在凤凰山北,顾会浦东上海之境自此始。《嘉禾志》:俗呼北簳,又讹为北干,以二山在南也。有玉窦泉,甚清冽,宋张来有诗。

    福泉山在青浦县簳山北,旧曰覆船,后以井泉甘美,故名。

    冈身在青浦县境,古冈身有三:曰沙冈、曰竹冈、曰紫冈,南属于海,北抵松江,长百里,世传海上涌浪而成。

    三女冈《吴郡图经》:在华亭县东门外八十里,吴王葬三女于此。顾野王分野枢要:吴王葬女,在今南桥镇北三里,有高冈是其处。

    常州府

    黄公山在武进县东南八十里,去太湖十五里,相传为楚黄歇所封也。有龙泉湾,其东南有龟山,又南有梅堂山。

    黄山在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孟河东,俯瞰大江,南有孤陈山,东北有小山入江,谓之吴尾,以群山自西来至此而尽也。又东有九龙山,自孤陈至此有九小山相连属,故名。又江北六里亦有黄山,上有石室,杨吴时置烽燧之所,今日黄山门,为江防要津。《江防考》:黄山门在包港江心,水流湍悍,盗贼出没之地,又当常、镇二郡之交,上下瞭望几及百里,实京口之门户也。

    孟城山在武进县北八十里,俯瞰大江,相传晋孟嘉尝隐于此,孟河经其下,入大江。又西有嘉山,上有白龙潭,乡人岁旱祷雨于此。

    横山在武进县东北三十五里,延袤二十余里,旧各芳茂山,晋右将军曾横葬此,因易今名。《寰宇记》作二横山,有二山相连续。《风土记》又谓之大横岘,其北五里曰三山,三峰相连,中一峰尤峻拔。明初张士诚遣兵寇常州,吴良自江阴取间道,歼其援兵于无锡之三山,即此。

    马迹山在阳湖县东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州东太湖中,岩壁间有马迹隐然,世传秦始皇游幸马所践。旧志:在县东南九十里,周百二十里,与津里山相接,其西麓曰西青,石壁峭立,多石窟,圆如马迹,因名。明初下常州,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,入马迹山,破张士诚水寨,即此。

    夹山在阳武县东南七十里太湖中,南北五里,夹秦阳二小山,中夹有马鞍岭。

    津里山在阳湖县东南。唐《邵偃记》曰:山连马迹夫椒,峰峦回合,波影映带,实为奇观。《舆地纪胜》: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太湖中,一名秦履山,相传秦始皇尝自夹山登此。《通志》:江阴县西南二十里有秦望山,俗称茶岐山,即此山也。

    皇山在无锡县东五十里,刘昭后汉志注有泰伯冢。《寰宇记》引《舆地志》云:泰伯宅东九里有皇山。旧志:相传梁鸿居于此,又名鸿山。

    独山在无锡县西南十八里,锡山之脉西南来,至此中断。北与管社山相望为浦岭门,南与充山相对峙为独山门,果溪之水由二门入太湖,又有三山在独山门外,屹立太湖中,与独山相望。

    横山在无锡县西南二十里,东与龙山势若相附,中断为平畴,通华利口。

    路耿山在无锡县西南二十五里,前临长广溪,后负太湖,据诸山之胜,岩峦重叠,上有石池,冬夏不盈涸。

    青山在无锡县西南三十五里,一名章山,亦曰青山湾,面太湖,其西有韩湾、孟湾诸山。

    闾江山在无锡县西南四十里,相近曰归山,下有阖闾城,又有闾江,亦太湖之别浦也。

    军将山在无锡县西南四十里,近太湖,下有龙潭,南唐时屯兵于此,以备吴越。

    惠山在无锡县西,一名慧山。《县志》:西域僧慧照居之,故名。《隋志》:无锡县有九龙山。《寰宇记》:九龙山一名冠龙山,又名惠山,在县西北七里,一名九陇山。《通志》:古名华山,又曰愿山,又名西神山。有九峰,下有九涧。有慧山寺,第二泉在焉,泉之上有方、圆二池,其中相通,而圆池最佳,相传隋大业末上有龙斗,又名龙斗山。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有制登惠山寺诗。二十二年、二十七年、三十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俱有制惠山叠前韵诗,三十年制泛舟游惠山即景杂咏诗。

    锡山在无锡县西五里,惠山之支麓也。唐陆羽惠山记:东当周秦间大产铅锡,故名锡山。汉兴锡方殚,故创无锡县。王莽时锡复出,改县名曰有锡,后汉有樵客于山下得铭云:“有锡兵,天下争;无锡清,天下安。有锡渗,天下弊;无锡义,天下济。”自光武至孝顺之世,锡果竭,顺帝更为无锡县,此锡山名所由始也。按宋聂厚载无锡县治记云:樵客得铭合在文景之世,是时弭师偃革,天下清宴,故神灵荐祉,其铭出矣,因之创县,宜彰其美。陆云后汉得铭,非也。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,有制雨中游锡山诗。二十二年有制锡山诗。

    龙山在无锡县西惠山北。《越绝书》:县西有龙尾陵道,春申君所筑,今山尾亦呼曰龙尾,上有白龙潭。苏轼诗“石路萦迥九龙脊,水光翻动五湖天”即此。自龙山稍断复突起曰华利山。有华利口在县西十八里,又西即历山。

    安阳山在无锡县西北五十里。《风土记》: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赟于无锡安阳乡,即此。元末张士诚将莫天祐屯兵于此,以塞宜兴东出之道。旧志:在县西北五十一里,接武进县界,上有龙湫。

    顾山在无锡县东北六十五里,一名东顾山,接常熟及江阴二县界,又名三界山,上有龙潭。《通志》:亦谓之香山。

    金匮山在金匮县城中,邑之镇也,县以此名。

    膠山在金匮县东四十里,长九里,有涤砚、宝乳二泉。

    芙蓉山在金匮县东北二十五里,芙蓉湖在其下,故名。上有天乙峰,为岁旱祈祷处,又名龙泉峰。

    绮山在江阴县东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:昔吴王泛舟至此,见野花繁盛如绮,因名。俗讹为启山,上有善利泉。

    定山在江阴县东二十九里。《舆地纪胜》:上有采香径。《府志》:又名香湾,左冈中发一泉,纡迴而下,夹涧有桃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